400-854542542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imtoken安卓版下载app-告别房地产周期后,理财怎么理?

更新时间:2025-10-17点击次数:

文/张向东

截至2025年6月末,A股投资者总数已突破2.4亿。这意味着,6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是股民。

这一数据根据中国结算发布数据推测而来。中国结算即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其发布的2024年年底A股投资者总量为2.37亿。该数据仅统计“未注销、未休眠”的有效账户,这说明2.37亿个账户全为有效账户。

而2025年上半年新增开户1259.77万户,按账户与投资者数量比例保守估算,新增投资者也超过了400万,叠加基数后,A股投资者总数已突破总量破2.4亿。

从结构看,2024年底的个人投资者占比超99.76%,2025年上半年新增开户中个人占比达99.63%。

个人投资者大量涌入股市,显示出市场对A股的坚定信心和强大预期。同时也表明,在中国经济走入新周期,产业结构调整加剧的背景下,居民对财富管理的迫切需求。

另有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家族信托规模已突破90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迈入“万亿时代”。而根据胡润研究院预计,未来10年中国将有约20万亿元财富传给下一代。家族财富传承问题迫在眉睫。

家族信托是家族财富传承的安全垫吗?“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应该如何打破?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副教授肖刚说,“这20万亿其实是改革开放这40多年给上一代的一些人所带来的巨大红利,现在到了要交棒的时候。这是一个体量非常大、时间十分紧迫的财富传承问题,也是当下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

如果家族财富传承是部分特定群体所面临的问题,大部分居民面临的问题则是:如何在告别单纯增量扩张的房地产周期的当下,找到有效资产配置、实现保值增值的投资理财的新方式。

投资股市是财富管理的最好选项吗?与资深股民相比,年轻股民有哪些特点和偏好?

自2021年起,肖刚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设通选课《财富管理与幸福》;2012年,肖刚开设国内首个系统性量化投资课程,累计开发10项投资策略,培养出多位券商首席量化分析师。对于投资和财富管理,肖刚有着多年实操和教学研究经验。

今年3月,肖刚所写的《通往幸福的理财课》由中信出版(300788)集团出版,在书中,他提出了“理财是最好的副业”“建立财富的保障层与增值层”“理性投资股票收益更高”等观念和建议。

10月14日,在与和讯网的交流中,肖刚说,财富管理是一件需要坚持、也值得坚持40年的事。这个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是:我们不是财富的主人,而是财富的管家。

在肖刚看来,这种从“主人”到“管家”的心态转变,不仅将减少由于投资波动带来的焦虑,也更有助于投资者如何用最科学、高效的方式去管理财富。

以下为访谈内容(有删减):

和讯网:在《通往幸福的理财课》一书中,你提出“赚钱之钱先学会花钱”,该怎么理解这句话?

肖刚:我在刚读博士那一年是2007年,一年大概有16000美金的收入。换句话说,我虽然是在读书,但我的收入并不少。我读书的地方是在美国南卡罗纳州,其实经济不算特别发达,读书成本并不高。但第一年结束之后,我惊讶地发现居然一分钱都没存下来,其实我也没有买很多东西。这就让我心里面一震,我在想这怎么回事啊?我的钱到底花哪了?

从那开始,我就决定一定要在花钱这个事情上面更加用心。倒不是说我要追究每一笔钱,而是让自己在做消费的时候能更加科学,能够让每一笔钱真的去绽放它的价值。如果花完之后,对我来讲产生不了什么价值,那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我觉得太可惜了。

我后来觉得在获取收入之前,要去思考消费到底应该怎么做,这个钱到底应该怎么去用。只有通过科学理性的消费,这样才能真正去绽放金钱的价值。

和讯网:据您观察,当下年轻人的理财方式有哪些特点?跟以前相比,年轻人的理财观念有哪些不同、发生了哪些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肖刚:他们对理财是越来越热衷,他们对怎么去理财、怎么去获取额外的收入,特别感兴趣。

但我其实也发现,现在年轻人理财有两个极端,有一种是极其的保守,就是接受不了任何亏损,只愿把钱放在特别安稳的地方,超过90%的资产配置在银行存款里面,害怕亏损。也有些年轻人,在做理财时就想着一夜暴富,想很短的时间就通过一两次投资可以获得一个翻倍、甚至10倍以上的收益,非常激进。

有些人过于保守,有些人过于激进。或者是同一个人,有时特别保守,有时特别激进,感觉好像没办法在这中间达成一个连续的状态,这样会影响他们整个投资的体验。过于保守就很难去实现财富的显著增值,很可能连通货膨胀都战胜不了。一味追求过高收益的话,就是过度的冒险,可能一赔就没有机会了。

和讯网:炒股是当下年轻人投资理财的一个好选择吗?

肖刚:为什么叫炒股呢?我们炒菜,它是一个很快的动作,要炒一两个小时的话,那锅都炒坏了。它其实也反映一种心态,就是希望在股票市场很快有一个进出,完成一次投资,然后获得一个收益,它体现的是一个非理性的投资心态。

若干年前我们家有一位月嫂,她听到我在学校里面教投资,就特别自豪的说:“我也炒股”。我当时就问:“那您是怎么去选股的啊?”她当时就给我三个字,我印象都特别深刻:“龙虎榜”。龙虎榜上面基本上都是那些热门股票,就是过去一段时间涨了很多、成交量特别大的股票。

我后来做过一个检验,如果持之以恒地去投资这些热门股,最终的投资结果是怎样的?我后来发现,无论从哪一年开始,只要是按照这种追逐热门股的方式去投,大概两到三年的时间,投资收益率就会变成-100%,就是赔光了。

在做这个测试之前,我其实对追逐热门股是抱着毫无偏见的学术研究的心态去研究的。

做完这个检验后,我才意识到,为什么在咱们的股票市场中,大家投资体验为什么这么不好,为什么我身边有这么多人赔。

从投资实践的角度去规避这种炒股的心态和方式,真正从一种非理性的投资转向理性的投资,一定程度上需要一些知识的积累,但其实这不难。这在心态上和理念上,需要更新和转变。对待股票投资,我们要具备一个相对理性的心态,而不能抱着一夜暴富的这种心态。

和讯网:量化投资这几年越来越火,一些散户也开始借助量化工具炒股,但也有人把量化交易称为“韭菜收割机”。您如何评价量化投资的角色和价值?对于普通投资者,您有哪些建议?

肖刚:我自己其实对量化投资非常看重。其实量化投资并没有那么复杂,量化投资的策略其实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去操作,它对我们的投资其实是大有帮助。

我们在做投资的时候要解决两个问题:买什么?什么时候买?

但每个决策都会有大量的主观因素的干预,比如情绪、别人的意见等,这就使得自己在做投资的时候,有时候过于冲动,有时候举棋不定,有时候又特别恐惧。这样就本来一个没那么复杂的东西,在实践操作的时候就容易走形。量化投资可以让大家在做投资的时候不用去纠结。买什么,模型告诉你;什么时候买,模型也告诉你。这就省事简单了。

这两年,市场和监管对量化投资的一些负面看法,主要针对的是高频量化。高频量化主要基于一些股价的波动、流动性、交易订单等指标,快速下单、成交。这样就会加剧市场的波动。

除了高频量化,还有一种量化叫基本面量化,它并不是基于这些高频的指标,而是回归投资的本源。

买股票,买的是一个上市公司,投资的是一个值得投资的标的。换句话说,在做投资分析的时候,就要看这个公司基本面的情况。我们通过量化的方法去分析这些公司基本面情况,得出的投资策略,可以获得一个股价向价值回归所带来的收益,它不会因为交易本身去加剧这个市场股价的波动,同时给投资者带来非常好的投资体验,而且可以显著提升投资标的的质量,而且可以帮助投资者去规避那些非理性投资所带来的风险。

假以时日,基本面量化有望成为中国家庭财富增值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和工具。

和讯网:当前宏观环境下,对于个体投资者来说,储蓄、保险、股市、基金、期货、大宗商品等理财工具,您会建议怎么选择?为什么?

肖刚:我的建议是,首先要明确自己财富的目标。

不同的人对财富的目标其实有明显差别。这就会导致他对投资回报率的要求会有明显的不同。我以前问过一些人,有1万块钱和有100万乃至500万、上千万的时候,他要求的投资回报率是完全不同的。

刚开始没有财富的时候,他就会希望投资收益特别高,后来慢慢的他就求稳了,就怕亏了。所以我觉得,不同的人要首先去思考自己财富的目标。

另一点,要去思考下自己能够承受的财富的波动水平,我把它称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有些人觉得本金赔个30%-50%也没啥,有些人可能压根就接受不了5%以上的亏损。这样的差异就使得他们在做资产配置的时候会有非常大的不同。

还有一点很重要:一定要区别情绪上的影响和投资实际的理性操作。

我们每个人都害怕亏损。亏损跟打针一样,第1次很痛,第100次还是很痛。但不要因为害怕亏损,以至于整个投资过于趋于安稳,那样的话会导致投资收益过低,以至于就没有办法去实现一个显著的增值,反而会带来一个很大的风险。

长期来看,财富名义上是保值了,但是因为有通货膨胀的原因,财富实质上还是缩水了,而且缩得很厉害。按照年化3%的通货膨胀率来看,30年的时间,财富实际上会缩水非常之多。从长远来看,其实是需要敢于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去实现这个财富长期的真正有效的增值。

和讯网:投资回报率达到多少,可以算是一笔不错的理财?为什么?

肖刚:首先要放低预期。

好些年轻人来跟我说他的投资计划,说出来那种预期收益会吓死人,就那种翻倍啊、十倍啊,觉得好像明年之后我就不是今天的我了那种感觉。但实际上在做投资的时候,要做到一年翻番不太可能,甚至一年有百分之二三十收益的可能性都不是那么大,大概能有一个10%的增长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它的确不能太低,考虑到通胀,需要定的稍微高一点,在这通货膨胀之上再实现一个5%左右的财富增长,这两者加一起可能就会到8%-10%。这个目标,我们有没有调低的空间呢?其实没有太多。所以大概就是8%到10%之间,能有这样一个收益就很不错。

但是不是要做到每一年都赚钱?肯定不是,也千万不要有这样的预期。如果我们每年都从理财赚钱,那其实就把理财当成提款机或者是年终奖一样的感觉,不是那么回事。

理财,本质上就是不期望每年赚钱,但是长期来看,年化收益能够到8%-10%。它是年化平均的概念。有些年份会赔一些,甚至有可能会连续两三年都赔,但是假以时日,能再涨回来。

我有一个很重要的建议,就是一定要理解:钱跟钱是不同的。

对资金一定要有分层的理念。有一部分钱是保障层,就是用来保障平时生活品质的。另外一层是增值层,增值层的钱每个月定投,每年往里面存一笔钱,不从里面支取,它是用一种最长期的、最科学的方式去理财,它盈亏完全不会去影响日常的生活。

好些人看到自己投资亏损了,就很担心这个赔钱了会不会影响生活,如果增值层和保障层分开的话,这个顾虑其实就没有了。

理财,从表象上讲,它的确就是一个金钱的保值增值。但其实还有思想和心灵的提升,理财绝对不仅仅是停留在金钱的积累上面,更重要的体现在我们整个生活的品质的提升,整个人生的幸福感的显著提升。

和讯网:对于日益增加的家族财富传承和管理需求,您有何建议?除了家族信托,还有哪些理财方式比较适合中国社会的财富代际传承?

肖刚:我注意到一个数据,在未来的十年到二十年,有差不多20万个亿财富要交给下一代。

这20万亿其实是改革开放40多年给上一代的一些人带来的巨大红利,现在到了要交棒的时候。这是一个体量非常大、时间十分紧迫的财富传承问题,也是当下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

我觉得做好财富传承,需要五位一体。家族信托是第一,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法律形式。在财富传承的过程当中,通过财产跟人的分离,家族信托可以实现风险隔离。但是这并不够,除了有家族信托外,还需要有投资,还需要有慈善捐赠,还需要有分配,还需要有个系统。

没有投资的话,钱不断在分配花掉,那只有出没有入,财富过段时间也就没有了。分配其实也非常重要,就是要通过清晰的分配机制,解决了没必要的争执。

有一点,可能被大家所忽视,就是慈善捐赠。很多人会认为慈善是因为社会需要,其实不是,应该是反过来。所谓反过来就是因为需要做财富传承,所以要去做慈善捐赠。

慈善捐赠,使得家族成员将自己的视野从自身转向社会,从金钱转向爱心。其实是帮助整个家族成员齐心协力,能够使家族更有生机,更有活力,使财富传承能持续下去,而不是陷入到财产纠葛当中。这非常关键。

除此之外,家族传承过程中,还需要有一个透明的财务管理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大家都很清楚这个钱到底是怎么用的,用到哪里去了,投资到底产生了怎样的收益。盖茨基金会的报表做的非常详细,它甚至会请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去审计。这个系统非常关键,它对财富的长期传承是必不可缺的。

我们都认为慈善是一项美好的事业,但其实它是非常专业的,专业性不亚于投资,所以我们需要培养更多慈善的人才,让慈善成为家族财富传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助推力。

和讯网:理财的目的是挣钱。但每个人对金钱的欲望是不一样的,您如何看待财富与幸福的关系?什么样的理财观念,才能把我们带上幸福之路?

肖刚:财富管理是一件需要坚持、值得坚持40年的事。那要怎么去应对这40年呢?

首先需要一个理念上的变化。第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要让自己明白:我们不是财富的主人,我们是财富的管家。

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永远成为财富的主人。我们通过努力所获得的收入,此刻放在我们的账户当中,但终有一天它会成为别人的。我们不是财富的主人,我们需要用一种管家的心态去看待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财富。

当用管家的心态去思考这些财富的时候,就会发现,重要的不是如何成为更多财富的主人,而是应该如何用最科学高效的方式去管理这笔财富。同时,它也更意味着我们需要用一种管家的心态去杜绝那种肆意挥霍和支配财富的心。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反过来,如果把自己当成财富的主人的话,认为这就是我的钱,总这样思考人与金钱的关系的话,就容易被金钱反噬。到最后,人不是金钱的主人,反而了金钱的奴隶。在为金钱而活的过程当中,不断受挟制,没有任何幸福和自由可言,这样即使有了钱,也是不幸福的。

第二,要从永恒的角度去思考财富的价值。我们通过辛勤付出获得财富,然后再通过管理,让财富得以在一个很长的历史岁月当中,去为自己、为家人,乃至为整个社会带去祝福,它是具有永恒价值的。从这种永恒的角度去思考财富的价值的话,就会觉得一时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样在做投资过程当中,那种挫败、失误、亏损,其实就是短暂的,和终身的财富增值而言,它并没有那么重要。

第三,需要深刻理解一个道理:财富向善。财富应该有崇高的品德支撑。

其实财富并不一定会带来美好,财富有可能会带来败坏。所以需要从道德角度去思考财富。我们对财富的支配和使用,需要能真正给对方带来益处,而不仅仅是个人片面的满足。通过我们对财富合理的支配和运用,让手中的财富绽放出耀眼的、道德的光芒。

一个人可以通过提升幸福的财富管理,绽放永恒的人生价值。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也应该做到的事情。

转发送亲签书

亲爱的粉丝朋友们,和讯特别福利:

转发该篇稿件到朋友圈,集赞前三名有机会获得肖刚老师亲签书籍《通往幸福的理财课》。

温馨提示:转发集赞图需要在2025年10月19日12点前发至和讯小编(点击关注和讯公众号,以图片形式发消息)。

(责任编辑:徐闯 )

扫码加微信,了解最新动态

网站二维码
400-854542542

Copyright © 2012-2025 imtoken钱包 非商用版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