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54542542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imtoken钱包下载安卓-十余年磨一剑 北京非遗丛书百卷成果发布

更新时间:2025-10-17点击次数: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7日讯(记者 魏金金)10月16日,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出版集团主办的“七十五载文联路·百卷匠心非遗情”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出版百卷成果总结发布会在京举行。北京非遗丛书编纂工程自2012年开始启动,至今已出版100本,内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技艺、民俗等10个类别。

该系列丛书初步构建了系统的“非遗文化基因库”,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研究提供了丰富且详实的资料支撑。同时,已有29本被译成英文,受到海外读者的喜爱,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新载体。

北京非遗丛书百卷成果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指出,非遗丛书的出版是以非遗为载体传承中华文脉、赋能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他表示,未来将以百本丛书为新起点,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围绕“三个文化带”建设和非遗保护,持续挖掘、整理、保存珍贵的非遗,持续加强北京非遗资源系统性保护传承和广泛深入传播;二是联动出版社、高校、文化机构等多方力量,深化“丛书出版+非遗体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创新,推动北京非遗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是借助更高平台展示北京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深化北京非遗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更大价值。

北京民协主席赵世瑜表示,这套丛书的出版为后续非遗研究、保护工作提供了资料支撑,为非遗传承人搭建了展示的平台,为非遗“活起来”提供了经验和灵感,也将进一步助力北京文旅融合发展。非遗丛书主编石振怀则回顾了编撰过程中的艰辛,为获取第一手资料,作者团队深入田野,走访项目单位与传承人,付出了大量艰苦细致的调查工作。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非遗项目展演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发布会现场,“京韵大鼓(少白派)”“西山八大处传说”“北京泥人张”“通州运河船工号子”4个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展演。

(责任编辑:刘畅 )

扫码加微信,了解最新动态

网站二维码
400-854542542

Copyright © 2012-2025 imtoken钱包 非商用版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