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消息】10月18日消息,国盛固收发文称,近期城投半年报数据陆续公布,已经公开财报数据的城投平台共3175家,国盛固收团队通过对2025半年报负债端和资产端的讨论,对今年城投资负两端的主要特征分析如下:
从负债端来看,城投债务继续受限,化债成果延续:
特征一:有息负债增速略有上升,但相较往年增速仍较低。2025年6月底城投有息负债规模从2024年底的64.88万亿元增长至67.82万亿元,增长4.5%,较2024年增速3.4%均略有上升。2024H1和2024年末相较2023年末,城投有息债务增速分别为3.1%、3.4%,预计城投新增融资主要体现在上半年。虽然2025H1略有回升,但考虑到当前化债力度较大、新增融资依旧偏紧,预计全年增速仍处在相对较低水平。分区域看,2025年上半年相较2024年末,重点地区债务同比增长1.44%,而非重点地区同比增长5.17%。
特征二:债务结构优化,银行贷款占比继续提升,非标和债券占比压降。2025年6月末,城投有息债务中,银行贷款占总比56.59%,债券占比为24.19%,非标的占比为19.22%,较上一年底分别提高2.41个百分点、降低1.28个百分点、降低1.13个百分点,在“一揽子化债方案”下,城投债券和非标融资均受限,相应新增融资主要向银行贷款转移,城投银行贷款占比从2021年以来持续上升。
特征三:城投有息债务中短期债务占比下降,期限结构边际优化。2025年上半年各地城投短期有息债务为14.05万亿元,短债占比从2024年的28.37%降至2025H1的26.87%,打破自2016年以来的上升趋势,期限结构整体拉长。分地区来看,2025年上半年黑龙江、青海的短期债务占比上升,而河北、新疆、宁夏明显下降。
特征四:融资成本持续走低,部分重点地区融资成本下降更为明显。以“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债务总额”大致估算城投平台的融资成本,2020年以来城投平台的平均融资成本持续走低,2025年上半年的平均年化融资成本继续压降,年化平均融资成本为4.45%左右,相比2024年降了49bp。分地区来看,重点地区融资成本下滑更为明显,天津下降幅度最大,达到167bp,甘肃、云南、新疆、吉林的平均成本下降在100bp以上。
资产端,化债背景下城投债务调整,城投资产规模和结构也出现变化。
城投平台资产增速降低,资产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025年6月末城投平台的整体资产规模为157.46万亿元,相比2024年增速为2.96%,增速持续下降。其中资产规模1000亿元以上、500-1000亿元、300-500亿元、100-3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下的城投平台资产相比于2024年的增长率分别为5.33%、2.48%、-0.97%,-2.83%和-13.54%,城投平台整合进程持续推进。2025年6月末单个城投平台的平均资产规模达到了497.51亿元,相比2024年底增长7.57%。
货币资金增长,占比上升。2025年6月末,城投平台整体货币资金为8.71万亿元,较2024年末有所上升,同比增长20.50%。从占比来看,2025年6月末,城投平台的货币资金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为5.7%,相较2024年的4.9%有所回升。分地区看,全国各地城投平台货币资金规模增速多数转正,其中甘肃、江苏、浙江、重庆增速最快。
土地市场持续低迷,存货规模增速走低,存货占比有所下降。2019年以来,城投平台存货规模的增速不断下滑。2025年6月末,城投平台存货规模增长率仅为1.27%,显示城投平台拿地的力度逐年减弱。随着城投平台平均存货增速回落,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由28.93%小幅下降至28.10%,土地市场持续低迷、地方财力吃紧、城投融资受限的背景下,城投平台拿地和土地开发也更加谨慎。
责编:王时丹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责任编辑:董萍萍 )